对联对仗,人字对联对仗

对联,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,又称楹联或对子,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。对联对句子上平仄声相对,并需要押韵,对联的基本规则是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字数相同,词性相对,以下是一些示例:1.上联:门迎四季平安福下联:户纳八方富贵财,2.上联: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:五讲四美树新风。3.上联: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:万紫千红永开花。

1、对联对仗对偶三者的关系

简单地说:在对偶基础上产生对仗;在对仗的基础上产生对联。对偶,作为一种修辞方法,极为讲究工整匀称。一个脍炙人口的对偶句,往往具有动静相宜、情景交融、虚实相生、行神兼备等特点,令人百读不厌。对偶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:(1)正对,如,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”(2)反对,如,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

”这三种对偶,从结构看十分整齐匀称,相连词语平仄相间,相对词语平仄相反,节奏显明,故又称为工对;与之相反的还有宽对,宽对,不讲究词性相当,不拘泥平仄和谐,也不避字面重复,只求上下句大致整齐对称即可,宽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广。对仗,是对律诗中对偶的习惯称呼。在律诗中颔联(三、四句)、颈联(五、六句)必须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,这即是两组对仗。

2、对联对仗要求

关于对联对仗要求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,以下是一篇关于对联对仗要求,供大家参考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1.字数相等对联可短可长。不管长短,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,上联(出句)是多少字,下联(对句)也应当是多少字。如果字数不相等,除极特殊情况,便不成为对联。这是对联最起码的一条要求,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条要求。2.句式一致这里所说句式,指句子指句子节奏形式。

节奏本是音乐术语,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,在对联中,可以表示为音义的停顿。相同字数的句子,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,如五言联的节奏形式就不只一种:“二三”式欲知|千古事;须读|五车书。“二一二”式挥毫|列|锦绣;落纸|若|云烟,“二一一一”式三强|韩|赵|魏;九章|勾|股|弦。“一四”式养|天地正气;法|古今完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