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丰二年,四十二岁的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。按照惯例,他需要写封上书感谢圣上隆恩,这种感谢信,要谦虚地称自己资质愚钝,而皇上的安排十分妥当,然后表态自己到任后一定尽忠职守,不负天子重托,所以苏轼的信中,有这么一段:皇上知道我愚昧,落后于时代,已经跟不上朝廷新选的人才们的节奏又觉得我年纪衰朽,不喜欢折腾生事,所以适合到地方上帮助老百姓休养生息。

这段话自然是苏轼为了夸赞宋神宗的英明决定,顺便谦虚地自嘲一下。放在其他任何时候,可能都不会有人把这封信当回事。可惜,这时却偏偏不太合适。王安石推行新法已有十年之久,伴随着变法的争论,两派党争也愈演愈烈,大有你死我活的势头。虽然王安石已于五年前离开政坛,但只要宋神宗仍锐意兴革,操持话语权的就始终是这一群新进。苏轼是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,不过苏轼和顽固保守的司马光不太一样。

1.感谢别人的帮助的诗句饮水思源:庾信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文学家。在公元544年,梁元帝派他出使西魏。可没多久,梁朝被西魏灭掉。西魏王非常赏识庾信,就留他在西魏的国都长安做官。庾信不愿意,可是又走不了。他在长安一直住了近30年,心里非常思念故土。他曾在《徵调曲》中写道:“落实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。


1.感谢别人的帮助的诗句饮水思源:庾信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文学家。在公元544年,梁元帝派他出使西魏。可没多久,梁朝被西魏灭掉。西魏王非常赏识庾信,就留他在西魏的国都长安做官。庾信不愿意,可是又走不了。他在长安一直住了近30年,心里非常思念故土。他曾在《徵调曲》中写道:“落实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。
成语辨析饮水思源,叶落归根,都有“不忘本”的意思。区别在于:叶落归根的意义重点往往落在“归”字上;饮水思源的意义重点往往落在“思”字上,在强调要返回故土的意愿时,要用叶落归根;在强调要感恩戴德的意思时,要用饮水思源。附诗词: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拊我,畜我,长我,育我,顾我,复我,出入腹我,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.衔环结草,以恩报德竟夜孤灯剪影萧,视子如蛟,望子腾霄。